《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在科技水平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逐渐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市场对粮食的供应需求。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在此过程中,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合理地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研究内容。
1 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部分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研发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为了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国家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农业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农机化发展实质是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来提升和优化农业相关设备的性能,以满足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必须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确保农业机械研发的资金充足,提高农业机械整体水平。相关研究人员曾指出,农业机械现代化研发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比如在机械设备结构改进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设计思想的可视化,必须购买相关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我国农业科研资金相对有限,制约了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发展[1]。
1.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在农业机械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也是影响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研发人员作为农业机械设施的研发者、设计者与改进者,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对农业机械技术、设施的更新速度与应用价值都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相关数据表明,2017年我国多数国企中,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仅占全部人员比例的4%左右,增长速度过慢,技术人才分布不均,结构也较为失衡,加上专业能力的缺乏,诸多因素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
1.3 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缓慢
从技术和装备的角度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大量中小农业企业面临倒闭或被收购的问题,不利于农机装备的发展。同时,虽然大型农机企业发展相对较好,但其主要的大中型农业装备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匹配度,致使大量技术先进的农业机械不能被大规模推广,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也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带来的优势为农机设计与应用注入新的活力,以及各地区间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不均衡、农机设备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农机品种缺陷、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等诸多因素都对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2]。
2 计算机在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2.1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环节的应用
要想在根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现代化,实现农机的设计、仿真与制造,而这一过程必须借助计算机的辅助功能。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试验和制造中,是衡量农业机械现代化设计水平与制造水平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与标志之一。
计算机辅助功能作为现代化农机的设计手段和模式,完全不同于农机的传统设计模式,其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优化设计与建模仿真等多方面优势都可以保证农业机械在设计阶段的可视化,实现农机的三维绘图,更能保障农机的质量与设计水平。在农机制造过程中,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机械技术含量的提高,规避传统农机设计水平低问题,这样更有利农机设备综合性能的提升。借助计算机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农业机械设备的设计理念,比如提高农机装备制造精度,实现精准农业模式的形成与持续优化等。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与合理运用可以为农机设备设计人员提供便利,实现农业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水平的提高。
2.2 农业机械维修环节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大量的新型农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根据对农业为机械设备维修的相关调查和相关研究可知,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设备故障的解决效率,农机维修人员可以对农机设备发生故障的部位与具体状况进行高效率的准确定位,缩短故障检修时间,实现对农机零部件的及时维修与更换,提高农机设备维修的整体效率与水平。基于计算机的机械智能控制系统,也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精度与准确度得到大幅提高,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导致设备发生故障或问题的概率。因此,计算机与农业机械维修环节的有效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机械设施的维修效率[3]。